取消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农业部印发《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今年选择100个果菜茶重点县并拿出十个亿作为补贴,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和茶叶优势区域推广相应技术模式。方案一经发布,就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各级农业部门快速响应,农业专家建言献智,肥料企业积极跟进……各方行动起来,把替代行动落到实处!
主攻果菜茶念好“替”字诀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替”字大有文章。准确把握“替”字内涵,在“替”字上做文章,才能更好地推动行动开展。
为什么要“替”?从必要性看,我国化肥施用量总体偏多,远高于美国、欧盟等,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耕地退化、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和生态环境保护。从重要性看,随着我国规模养殖的发展,畜禽废弃物利用率依然较低,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利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产品提质增效。
为什么选择果菜茶?一方面,果菜茶上的化肥施用量偏大问题比较显着。据统计,我国果树亩均化肥用量是日本的2倍多、美国的6倍、欧盟的7倍,蔬菜亩均化肥用量比日本高12.8公斤、比美国高29.7公斤、比欧盟高31.4公斤。另一方面,果菜茶是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为受到关注,且有机肥替代后农产品质量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增收效益更加突出。
能“替”吗?从肥源角度,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农作物秸秆生物量不断增加,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迅速,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提供了充足的肥源。据测算,全国每年产生的各类有机肥资源养分总量约7400多万吨,但实际利用不足40%,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从技术角度,近年来,各地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进有机无机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集成推广了一批畜禽粪便堆沤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还田、生草覆盖等技术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能全部“替”吗?除很少量的有机农业外,绝大多数农业生产显然不能。所谓“替代”,也只是部分替代,即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由于所涉及农产品数量和地区只占少数,行动从主观上并非否定化肥的积极作用,从客观上也不会影响化肥的科学施用,更不会影响化肥行业的发展。
要“替”出什么效果?化肥用量方面,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产品品质方面,到2020年,在果菜茶优势产区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创建一批地方特色突出、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品质指标大幅提高,100%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土壤质量方面,到2020年,优势产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或提高0.3个百分点以上,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或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在2%以上。果园、茶园、菜地土壤贫瘠化、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用什么技术“替”?目前,行动的开展主要聚焦于苹果、柑橘、设施蔬菜和茶叶4种作物及优势产区。苹果、柑橘方面,主要有“有机肥+配方肥”“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自然生草+绿肥”4种技术模式。设施蔬菜方面,主要有“有机肥+配方肥”“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4种技术模式。茶叶方面,主要有“有机肥+配方肥”“茶—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机械深施”4种技术模式。
四川 狠抓典型示范
一是加大种养循环模式试点。蒲江县等试点区以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县、循环经济示范县为切入点,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联盟,推广存栏5头猪配套1亩种植基地的种养循环标准,通过购买“5+1”农业综合服务,推进整县域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绵阳市试点探索县域“1+5”畜牧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1+N”种养相结合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中小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厌氧+还田”和“堆肥+废水处理”模式、农作物秸秆田园自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利用模式。
二是加强有机肥替代技术示范。去年以来,在15个县(市、区)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土壤酸化改良等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34万亩;在12个县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有机肥替代、统配统施社会化服务”的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8万亩。同时,新建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78处,集中供气工程172处,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610余万户。
毫无悬念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花落“三农”。随着一号文件的发布,是不是化肥春季市场也就该启动了呢?然而眼尖的业内朋友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点--“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重磅吗?是呀!但其实这已经不是“首提”负增长了。咱们先来回顾一下“十三五”期间关于化肥使用量的相关政策及成效。
2015年2月17日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农业部制订《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2017年年底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农药使用量已连续3年负增长,提前3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2018年6月27日
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首提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提高化肥利用率,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达到40%以上。
2019年2月19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即2019年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要求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其中再一次提出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看完以上回顾,也许很多化肥业内人士才惊醒:原来2017年已经提前实现了零增长啊,原来不是首提负增长了啊!那么各位看官,你们是觉得“负增长”不再那么可怕了,还是忽的惊出一身冷汗,感慨终于知道了化肥行情为啥这么糟糕了呢?
为了保护环境,为了可持续发展,提高科学施肥观念,控制化肥使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决定。但并不是说“负增长”了就意味着化肥行业就没有前景可言了,所以不必悲观。面对去年冬储的不给力,以及当下的全行业价格的继续下行,我们应该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理性来看待。在《零增长》方案出台前,化肥行业已经出现过多次严重的供大于求矛盾,很多化肥的产能直到目前仍是远大于需求的,现在“负增长”要求的提出,只是进一步促进行业供给侧改革,向更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化肥厂商们需要做的就是咬紧牙关,挺过这一段行业蜕变的阵痛,经过“负增长”洗礼后依然屹立的你们,必定焕发出更精彩的新生!
复制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