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各地组织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因地制宜推行测土配方施肥颇有成效。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化肥过量、盲目施用等问题,假冒伪劣化肥充斥,农资"忽悠团"屡打不绝,肥料市场秩序混乱监管乏力,农民使用化肥缺科学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叫好不叫座,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这依然是有机肥“乱象丛生”的一年。
价格上涨明显
用肥不当现象突出
一些农户盲目购肥、随意用肥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肥害事件时有发生,局部地区化肥过量使用造成面源污染,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地力下降等。
种子、农药、肥料是农业生产"三驾马车",我国是全球化肥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据了解,当前农民使用农药化肥渐趋理性,既看品牌更关注质量,使用量有所降低。
当前,很多种粮大户普遍理性施肥,甚至自发"试验"比对肥效。
尽管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了合理使用优质肥料的重要性,但化肥价格的上涨,还是给农民增添了不小的负担。贵州遵义市四渡镇观坝村村民王大碧是种植蔬菜大户,每年使用农家肥约 200 吨、商品有机肥料约 50 吨、化肥约 20 吨。"农家肥从周围的养猪场、养鸡场拉,一年投入运费约 1 万元;商品有机肥 料800 元每吨,每年大概花 4 万元;往年化肥投入 2 万多元,但今年尿素价格从 2400 元每吨升至 2900 元每吨,钾肥从 2800 元每吨涨到 3200 元每吨,种植成本推高不少。"王大碧说。
此外,氮肥严重过剩、磷肥偏多,钾肥使用不足也导致农作物产量上不去。俗语说,氮长叶子磷长果,钾肥不足长柴火。江苏宿迁市上塘镇种粮大户许贤栋说,一些小厂生产的化肥虽然包装标识的氮磷钾总含量达标,但实际含钾量偏低,抽穗坐果时才能看出差异。还有部分农民不信任有机肥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109 团工作人员张中平透露,去年他们使用过有机肥料,成本高出近一倍却不见效果,今年都换回普通肥了。"有机肥料是假劣肥料‘重灾区’,不敢用。"
行骗成本低
常识亟待普及
业内人士表示,农资"忽悠团"行骗成本低,监管乏力。山东某代理商陈正福说,销售假劣肥料的多为下乡"忽悠团",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窜行骗。
一些农村肥料市场秩序混乱、监管乏力,换包装、偷含量、傍名牌、套洋名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商家虚假宣传误导农民,少数商贩恶意坑农,农民无从辨别真伪。
"国产肥料仿进口肥料、傍知名品牌肥料、有机肥料仿生物肥料、以‘硝酸铵钙’冒充尿素、有机肥料使用工业废弃物作为原料……假劣肥料泛滥,在坑农害农的同时,对正规厂家的市场造成严重挤压。"江苏省宿迁市上塘镇农经中心副主任殷宗辉说。
多位乡镇干部表示,农村肥料市场竞争失序,也与相关部门查处和打击力度不够有关,当前还存在多头管理、多头执法、职责不明、职能交叉、监管缺位、以罚代管等问题。
加强流通监管
请严打制假售假
肥料质量的优劣与使用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影响生态环境。受访的农民对假劣肥料深恶痛绝,普遍认为加强肥料市场管理与化肥使用技术培训刻不容缓。
许贤栋等建议,加大化肥流通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打击造假者,同时打击售假者。一些受访的农业干部建议,逐步理清农资供货渠道,打击一批曝光一批,监管执法延伸到最基层。进一步规范理赔制度,农民、种植大户在经销商处购买农资时应签订责任书,或赔偿协议,便于出现纠纷时追责。
遵义市新民镇中心村黄土坎组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谢福勇呼吁,农业部门多组织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和种植大户使用新型肥料。有机肥料的知识普及还很有必要。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严厉打击假肥劣肥,不生产劣肥假肥,一直也是新澳门2024开门奖的准则之一。而盖尔盖司作为十佳生物肥企业,不仅要积极的维护好肥料市场,还要严厉打击举报市场上的假肥。希望政府各部门也要积极的维护好肥料市场,争取2020年消灭有机肥市场的乱象!
中国好肥料,盖尔盖司造。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们!电话:400-88-9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