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商品生物有机肥成了调节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重要产品,出现了销售热潮。生产厂家越来越多,但是越来越多之后,也出现了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良莠不齐的现象。到底什么是商品生物有机肥?市场上又有哪些陷阱?我们在选择和购买时又该如何辨别商品生物有机肥真假优劣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物肥料并不是指具体的一款肥料,而是大家习惯的对某类肥料的称呼。主要包含有三大类:
微生物菌剂
生物有机肥
复合微生物肥
1、微生物菌剂
是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产品剂型有液体、粉剂、颗粒型。
按照其中含有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执行标准是GB 20287-2006。
2、生物有机肥
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过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产品剂型有粉剂、颗粒型。执行标准为NY884-2012。
3、复合微生物肥料
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产品剂型分为液体和固体,固体剂型包括粉和粒状。执行标准是NY/T 798-2015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都有哪些骗局?
骗局一
以“有机肥”假冒“生物有机肥”,抬高价格。
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不同,它们的组成成分差别很大,而且作用也不一样,但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以有机肥来冒充生物有机肥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区分:
1)管理权限
生物有机肥由国家农业部发证,但有机肥料是由企业所在省农业厅发证。
2)执行标准
生物有机肥执行标准为NY884-2012,有机肥料执行标准为NY525-2012。
在购买时,凡是看到标注525-2012标识的,包装上只能标有机肥料,而不是生物有机肥。我们一定要看清标注。
3)技术指标
生物有机肥要求的技术指标为有效活菌数(cfu)≥0.2亿/克,有机质≥40%。
有机肥要求的技术指标则是有机质≥45%,氮磷钾≥5%。
它们的技术指标衡量标准不一样。
骗局二
宣称菌肥都会长毛,只要长毛的都是真的生物菌。
我们常说的菌种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细菌、真菌、放线菌。
这三大类菌包含了很多种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菌都长毛,这三大类菌中能长毛的只有真菌和部分放线菌,细菌是不长毛的!例如木霉菌、哈茨木霉菌属于真菌,这类菌剂长毛属于正常现象,只有在存储条件非常严格的情况下才不会长毛。
而在市面上我们买到的很多菌肥的主要菌种是细菌,以各种芽孢杆菌为主,它是不会长毛的。常见“长毛”的产品是没有发酵彻底的有机肥,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真菌。
长不长毛是由菌种本身的熟性和环境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通过判断长毛这件事来评判菌肥的好坏。
骗局三
过分强调菌肥中菌的种类越多、菌种数量越大越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
以微生物菌剂为例,菌的量并不能代表全部。选择这类产品时不但要看菌的总量,还要看有效活菌的数量,使用后起作用的只有活菌。
微生物菌剂想在土壤中有效果,取决于菌群在土壤中的成活率和繁殖率。比如,一个菌群有5亿株菌,到土壤中没有适合的环境,菌群全部死掉,效果微乎其微。假如一个菌群只含10万株菌,到土壤中成活率90%,那么它的效果非常可观。效果要大大好于前者。
现在,很多厂家都宣传自己的菌肥中,菌的种类越来越多。这样反而存在一些弊端:一是成本增加;二是过高的微生物含量可能给农作物带来不良的后果,比如抑制生长;另外菌的种类越多,可能有些菌种之间会出现拮抗作用,相互影响,反而不利于菌肥发挥功效。